DB真人

DB真人

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者专版 > 政府文件

DB真人游戏平台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7-10-23 12:01
宝市财办预[2013]60号

各县区财政局,市级各部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陕财办预〔2012〕62号)文件精神,现就推进我市预算绩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它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增强单位支出责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节约公共支出成本。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近年来,按照中省的安排部署,我市积极研究探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从总体上看,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试点范围较小,发展不平衡,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省财政部门关于加强政府绩效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要求,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和效率,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因地制宜、重点突破,逐步建立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二)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对重点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和再评价。市财政局负责全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制度设计,组织并指导县区财政部门和本级预算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县区财政部门负责本县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预算单位是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负责组织、指导单位本级及下属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积极试点,稳步推进。市县各部门要结合本县区、本部门单位实际情况,勇于探索,先易后难,优先选择重点民生支出和社会公益性较强的项目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试点,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基本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和财政综合绩效管理试点。
3、程序规范,重点突出。建立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绩效目标管理,突出重点,建立和完善绩效目标申报、审核、批复机制。
4、客观公正,公开透明。预算绩效管理要符合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要求,评价指标要科学,基础数据要准确,评价方法要合理,评价结果要依法公开,接受监督。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一)绩效目标管理
    1.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前提,包括绩效内容、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预算单位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要根据党委、政府编制预算的总体要求和财政部门的具体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测算资金需求,编制预算绩效计划,报送绩效目标。报送的绩效目标应与部门目标高度相关,并且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一定时期内可实现的。预算绩效计划要详细说明为达到绩效目标拟采取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资金需求、信息资源等,并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
    2.绩效目标审核。财政部门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财政支出方向和重点、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对部门提出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包括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绩效目标的实现所采取措施的可行性、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实现绩效目标所需资金的合理性等。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财政部门应要求报送单位进行调整、修改;审核合格的,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
    3.绩效目标批复。财政预算经同级人大审查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在部门预算批复中同时批复绩效目标。批复的绩效目标应当清晰、可量化,以便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监控和预算完成后实施绩效评价时对照比较。
   (二)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
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各部门要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定期采集绩效运行信息并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纠偏扬长,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跟踪监控中发现绩效运行目标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三)绩效评价实施管理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预算执行结束后,要及时对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重点评价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实施绩效评价要编制绩效评价方案,拟定评价计划,选择评价工具,确定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指标。预算单位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提交预算绩效报告,要将实际取得的绩效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如未实现绩效目标,须说明理由。组织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部门要提交绩效评价报告,认真分析研究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财政部门对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对其报送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审核,提出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支出绩效的意见和建议。
(四)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
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制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预算具体执行单位,要求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增强支出责任;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优化资源配置;将绩效评价结果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并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逐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透明度,将绩效评价结果,尤其是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要求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委、政府决策要求和工作部署上来,把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13年市级每个部门至少选取1项资金,各县区选取2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试点,以后年度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完善评价办法,切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增强资金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高度重视,形成合力。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发挥协调指导作用。各预算单位要切实增强绩效管理理念,切实做好本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是绩效管理(考评)的主体,财政部门负责预算绩效管理(考评)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主管部门是本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考评)工作的主体,负责组织和实施部门本级和所属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三)全面实施与重点评价相结合。市县各部门在做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探索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和财政资金综合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财政部门还要选取预算数额较大、社会影响较广、具有明显公共效应的重大项目或重要的财政政策实施财政重点评价。
(四)积极开展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各部门要根据财政部门要求组织开展本部门的绩效自评工作,既要负责对本部门规定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实施自评,又要指导和督促所属单位的绩效自评工作,并及时将自评结果报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指导、推动各部门提高自评质量。
(五)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培训。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政府网络平台等,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文化,增强预算绩效意识,为预算绩效管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业务知识培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工作能力;要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预算绩效管理新办法。
(六)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市财政局制定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县区及部门予以通报表彰。市级部门及县区财政局在每年2月底前,将本部门上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自查报告报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审核评议,评议结果予以反馈,并注重在预算编制中进行运用,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DB真人
                           2013年7月22日
澳门博彩官网 IM体育 十大正规买球app 金沙博彩 永利体育 专业的中文博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