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麟游县财政局将预算管理改革作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工具,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推动全口径预算管理,强化支出标准建设,做好预算公开,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提升“精准化”水平。将“四本预算”纳入预算编制范围,建立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同步编制、统筹衔接、相互融合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统筹部分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加强预算间的统筹调度,增强“四本预算”的有效衔接。
二、强化预算支出标准建设,提升“精确化”水平。坚持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对无预算指标的非财政拨款收入一律不得支出,实现支出预算“一个口子”。明晰预算支出标准,核定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明确通用办公设备购置费预算标准、办公家具配置标准等。同时,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压减资金统筹用于“三保”、乡村振兴、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及其他重点领域。
三、落实预算信息全面公开,提升“精细化”水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和预算公开相关规定,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认真组织做好预算公开相关工作,及时印发工作通知,除涉密单位外,要求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均应公开预算,部门预算公开的主体是负责编制本部门预算的预算部门,部门所属单位预算信息也应公开,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公开的主体是负责编制单位预算的预算单位。